化合物名称与发现过程
铱化洛发现于一次美丽但烧钱的意外。因为无法获得
洛的纯净物,Z尝试通过使用铱而非汞电极
进行电解。这样的好处是铱的熔点较高,且不易被生成的氯气腐蚀,所以可以用强磁场予以强热。但是在
LoCl3被加热到熔融并通电后,
Z观察到液体迅速消失,同时阴极上出现天蓝色固体。又怒又喜的Z撤去惰性气体保护后,将固体从阴极的铱丝中刮下置于试管中,并转到另一边准备分析用的试剂和仪器。
当Z转头时,发现粉末正在剧烈燃烧。说时迟,那时快,Z转手就狠狠地向试管上拍了一个橡胶塞。一段时间后燃烧反应停止。Z取出试管中的燃烧残留进行分析,发现这一堆东西由
Ir,IrO2,Lo2O3组成,且其中洛元素的物质的量约和铱的相等。反复思考后,Z认定这种粉末实际由
Ir3-和
Lo3+组成。
Ir3-赋予了其强还原性,即这种粉末成分为铱化洛。
为了获得可供实验用的
LoIr,Z消耗了约5w RMB,在充惰性气体的手套箱里反复使用铱电极电解熔融
LoCl3,并在惰性气氛中分离产物。一通操作下来Z获得了约10g的
LoIr,并对其性质进行了分析。
基础理化性质
中文名 |
铱化洛 |
外文名 |
Lolum Moniridide;Lolum(III) Iridide |
符号 |
LoIr |
常压熔点 |
高 |
常压沸点 |
高 |
周期、分类 |
-------- |
外观 |
天蓝色或蓝色粉末(███) |
粉末外观 |
---------------- |
活泼性 |
强还原性,需要稳定剂以保存 |
20°C常压密度 |
2.013g/cm3 |
生物毒性 |
未观测到 |
化合价 |
-------- |
取悦性 |
4A2.2,4B3.4,4C4.6,4D5(极强) |
外层电子排布 |
----------------- |
最长半衰期 |
稳定 |
详细性质介绍
生产方式、用途、前景